以“提速”至350公里貼地飛行的京廣高鐵為代表,一大批鐵路新“主線”集中涌現。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6月20日,京廣高鐵北京至武漢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京廣高鐵沿線及周邊多個城市間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
國鐵集團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京廣高鐵京武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是高鐵安全標準示范線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滬高鐵、京津城際、京張高鐵、成渝高鐵、京廣高鐵京武段率先建成安全標準示范線,并成功實現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總里程達到近3200公里。
不過,好消息不僅只有京廣高鐵“提速”。
6月20日零點,全國鐵路實施新運行圖。此次調圖,以京廣高鐵京武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為契機,全面優化調整以京廣高鐵為主骨架,涵蓋石太、石濟、徐蘭、鄭渝、鄭太、鄭阜、漢十、滬蓉等高鐵線路的中部高鐵網列車運行圖。增開經由京廣高鐵京武段動車組列車42列,變更運行區段24列,調整運行徑路8列。開行時速350公里高品質標桿列車57列,覆蓋16個省市(區),多個城市間出行時間進一步壓縮。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鄭平標對此表示,部分鐵路路線實現時速350公里的高標運營后,將進一步壓縮沿線及周邊城市間時空距離,推進城市之間的聯系,同時推動沿線及周邊地區的貨運物流體系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京廣高鐵“提速”
據了解,京廣高鐵按時速300至350公里標準建設,2012年12月26日全線貫通以來,常態化按時速310公里達標運營。
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京廣高鐵京武段連接南北,承東啟西,與徐蘭、鄭渝、漢十等多條高鐵緊密銜接,干線地位十分重要,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后,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對于發揮高鐵成網運營效能、提升高鐵運輸品質、更好地服務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亮點是,京廣高鐵京武段由時速310公里達標運營提升至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該區段整體運輸能力將提升7%,相當于每日可最多增開15列北京至武漢的高鐵列車、增加1.8萬個席位,將進一步增加進京高鐵通道運輸能力,為各地增開進京高鐵列車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疫情防控、提振經濟發展動能的大背景下,京廣高鐵北京至武漢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北本┙煌ù髮W北京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作為中部高鐵網的主動脈,京廣高鐵京武段銜接了石太、石濟、徐蘭、鄭渝、鄭太、鄭阜、濟鄭、滬蓉、漢十等12條高鐵線路,覆蓋北京、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江西等16個省區市,實現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后,輻射效應十分顯著。
京廣高鐵京武段本線,北京西至石家莊、鄭州東、武漢最快旅行時間分別壓縮至1小時01分、2小時11分、3小時48分;經由京廣高鐵京武段和同步開通的鄭渝高鐵運行,北京西至重慶北最快旅行時間壓縮至6小時46分。
助推區域經濟
也是從6月20日起,國鐵集團實施最新一期列車運行圖。
當天上午7時32分,一趟開往北京的G52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重慶北站駛出,標志著鄭州至重慶高速鐵路全線貫通運營。鄭渝高鐵開通后,北京、鄭州、武漢至重慶最快分別6小時46分、4小時23分、4小時57分可達。
“國鐵集團以京廣高鐵京武段提速為契機,全面優化調整以京廣高鐵為主骨架,涵蓋石太、石濟、徐蘭、鄭渝、鄭太、鄭阜、漢十、滬蓉等12條高鐵線路的中部高鐵網列車運行圖,多個城市間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路網輻射效應進一步增強?!眹F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各地增開重慶北、西安北、深圳北、貴陽北、株洲西、焦作等車站進出京高鐵列車14列,其中,河南洛陽、湖北襄陽和宜昌、湖南邵陽、廣西北海首開至北京西的時速350公里高品質標桿列車,更加方便了沿線人民群眾乘高鐵進出京。
同時,充分運用鄭州至重慶高速鐵路襄陽至萬州段、濟南至鄭州高速鐵路濮陽至鄭州段、和田至若羌鐵路等新線運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據了解,近年來,“十三五”以來,圍繞“四縱四橫”和“八縱八橫”,鐵路建設在促進城市圈一體化、多中心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行業內人士看來,“一體化”有助于早城市群內部打破行政壁壘,消除政策差異,強化區際協作,推動城市間生產、商貿和交通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利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各自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形成功能互補,提高地區經濟效率的同時,縮小城市間的發展差距。
不僅如此,這些貼地飛行的高鐵不僅提升了交通區位優勢和省與省之間的區域互動,還疏通了多個地區之間人才、技術和資本交流的“障礙”,為構建新時代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在李紅昌看來,隨著5G、磁懸浮等新技術的應用,我國軌道交通系統將進一步助推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交通圈的形成,這也有利于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快貨物流網絡的形成。
轉自:華夏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